來源:鳳凰藝術 時長:03分48秒 發布時間:2018-08-30
美無止境丨韓美林雕塑展鳳凰中心亮相
美無止境丨韓美林的雕塑世界
設計家|大師扎哈上海建筑首作 帶你感受“速度與激情”
看展丨「中國新水墨作品展1978-2018」開幕
冷冰川藝術展列支敦士登開幕
藝術家書丨不一樣的藝術形式
沈凌昊丨時光中的造夢者
邱志杰“寰宇全圖”于UCCA新館開幕
音樂“萬花筒”讓新年更好聽!
陳琦|無需穿越時間 或許可以游走其中
無問東西丨中法當代繪畫藝術交流展在京開幕
想象·主流價值丨看到藝術的多元性
體操結合MJ舞步 美大學體操選手走紅
被遮蔽的桃花源丨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的碰撞
風景畫展丨穿越大洋的藝術
鑒往知來丨華人教育名家共話“大藝術”
幻城丨古老文明與現代科技的交織
藝術翻轉地方經濟: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節」
墨韻語絲有知音丨《金耀基教授書法及文獻收藏展》在京開幕
用文化藝術塑造城市靈魂丨第二屆深圳“琵鷺杯”隆重舉行
第二屆深圳“琵鷺杯”丨演講嘉賓 喬納斯·斯坦普
第二屆深圳“琵鷺杯”|總策劃王中
第二屆深圳“琵鷺杯”丨用文化藝術豐富現代城市公共精神
第二屆深圳“琵鷺杯”丨演講嘉賓 張正霖
第二屆深圳“琵鷺杯”丨演講嘉賓 余丁
第二屆深圳“琵鷺杯”丨演講嘉賓 喬然
第二屆深圳“琵鷺杯”丨演講嘉賓 馬曉威
第二屆深圳“琵鷺杯”丨演講嘉賓 陳平
楊明義作品被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永久收藏并懸掛
國際樂博會丨穿古越今 用音樂連通世界
伍炳亮黃花梨藝博館中國傳統家具藝術大展
思想無界丨金小堯:敬畏之心是藝術創作之源
鬼吹燈丨走進小說中的世界
松間對話丨雕塑藝術的魅力
帶你去看展丨二十世紀傳奇女藝術家的花園奇境
TEDxFactory798 2018年秋季大會在京舉行
2018悅來公共藝術展丨藝術棲身青山綠水之間
沈石京個展“Bolingbroke Walk”在滬開幕
臆想倉庫丨倒行逆施的藝術展
《清明上河圖3.0》全球首開高科技互動藝術展 從故宮走向世界
文明空間對話丨以藝術為橋梁 共話文明和諧繁榮
全息書寫丨生生不息年輕之火
第三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在京舉行
2018悅來公共藝術展丨十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為城市增添華彩
2018悅來公共藝術展丨只為“藝術棲身青山綠水之間”
失戀歷史館丨一場治愈心靈之旅
曠世傳承丨歐洲百年經典油畫展
觸摸手工藝術書籍自然之美
西方繪畫500年|一部濃縮的西方藝術史
當毛焰與韓東邂逅時,藝術就是詩和遠方!
戲劇導演孟京輝獲俄羅斯普希金獎章
2018新銳攝影獎丨聚焦當下青年攝影人新面貌
王式廓獎|發現被掩蓋的光芒
清明上河圖3.0 從故宮出發 走向世界!
鳳棲渝中 全球首家鳳凰藝術酒店開業
離岸|隔岸觀火還是離群而居?
安倍夫人體驗《清明上河圖3.0》展演
朱哲琴出席同濟大學創意創業產業知識產權研討會
離別之痛丨聚焦2018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
鳳凰藝術酒店丨既要享受旅程 還得有滋有味
思想無界丨用藝術點綴生活 讓生活充滿藝術
思想無界丨江宏偉:妙筆生花時 悅享生活美
鳳凰藝術酒店丨享受旅程 有滋有味
思想無界丨許戈輝:要成功更要成長
思想無界丨冷冰川:冰川流逝了 我依然在這里
思想無界丨黃綺珊的玩物得志時光
思想無界丨曾瀞漪:時常靜 做自己
思想無界丨安娜·高美:藝術之美升華生活空間
看展丨丁乙個展《十X三十—丁乙作品》開幕
清明上河圖3.0|公益講解員 文化傳播者
《看見壺天茶樂》打造新的生活美學體驗
揭秘巴勃羅·畢加索的藝術風格形成之路
心游其中丨清明上河圖3.0虹橋影院
絕對立體主義丨感受時間的沉淀
神秘班克西丨千萬名畫自毀成碎紙 不按套路出牌的他到底是誰?
您好,您有一份來自宋代的快遞到了!
鳳凰正點播報丨「海上共明月」公共藝術節揭幕
思想無界丨唐雙寧:藝術使人重回本真
鳳凰攜手中央美術學院拉開“海上共明月”公共藝術節序幕
百老匯《貓》丨重溫“喵星人”經典旋律
清明上河圖3.0丨宋代‘’海上瓷器之路‘’
清明上河圖3.0丨宋代人的小資生活
清明上河圖3.0 丨舌尖上的北宋
清明上河圖3.0 丨北宋也有黃金周
清明上河圖3.0丨萬國咸通的開封府
周榕 《硅碳合基的“超公共藝術”思維》
張正霖《公共藝術與城市發展:藝術經濟學的實證分析》
王中 《藝術創造 文化城市》
喬然 《公共藝術助推文化交流》
景育民 《公共藝術與城市在場》
馮峰 《三個“失敗”的公共藝術案例》
陳平 《文化遺產與城市軟實力》
安東尼·拉默里納拉 《公共藝術的情感與智性刺激》
海上共明月”公共藝術節暨“藝術引領城市創新”—首屆海絲公共藝術論壇
2018-09-29香港新視點 香港創意蠟燭工藝 燃點出本地情懷
《清明上河圖3.0》丨 一個四歲女童的“為什么”樂園
大揭秘丨《清明上河圖3.0》的背后 張之益
眾說紛紜丨在美的意境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國際商街趨勢-眾咖談
“北宋”中秋節打開方式 skr一下
給你一把癢癢撓丨平凡中的生命力
第六屆北京王府井國際品牌節開幕
買得起的藝術丨兜售生活方式
清明上河圖3.0丨 站在歷史背后觀眾之前的播種人
雕塑家陳文令:希望超常規狀態將伴隨我一生
手機作為藝術語言 美術館“白盒子”的靈光能否再現?
2019年《故宮日歷》發布會
清明上河圖3.0丨夢回北宋 人在畫中游
清明上河圖3.0| 誰是第100萬幸運兒?
清明上河圖3.0丨你就是第一百萬個觀眾
r=a(1-sinθ)|探索科學中的詩意
音樂劇《不能說的秘密》宣傳片
(最終版)不能說的秘密短片
《YOHO藝術節》
清明上河圖3.0丨高占祥:傳承經典 升華藝術 沉浸體驗首屈一指
故宮日歷丨我從歷史深處走來 與時光同行
既視感丨具象藝術的世界
專訪丨江一燕任中法環境月大使 分享環保心得
巴西“文化悲劇”丨博物館2000萬藏品陷火海
《吉屋出租》丨用音樂匯聚感動與力量
清明上河圖3.0丨小小講解員“探險”記
日本自民黨干事長二階俊博參觀《清明上河圖3.0》
看展丨「平行 - 盧俊舟個展」亮相蘇州博物館
史蒂芬·哈梅爾:電影故事是電影的靈魂
看展丨加藤泉個展開幕 日本「妖怪們」狂歡
盛宴昆山丨一場閩蘇美味與藝術的大師邂逅
用色彩詮釋我們一天的生活
獵戶座|一次荒謬的旅行
3.0 ▏北宋人民七夕的真相豐富過你想象
大揭秘丨《清明上河圖3.0》的背后 何沐陽
抖樂園丨現實與夢幻的碰撞
當代跨媒體藝術家在福州談“融頻”與“刷新”
從漫畫中來 到繪畫中去
設計丨騎著綠公雞走進亞米·海因的狂想世界
畫匠之夢丨光影躍動中探尋繆斯之魂
鳳凰·威獅國際藝術中心開館展:福州當代藝術的融頻與刷新
致敬達芬奇丨與開掛的天才光影中邂逅
印象莫奈丨光影交錯中體驗印象之美
大揭秘丨《清明上河圖3.0》的背后 趙大鳴
清明上河圖3.0丨小莉有話說
鏡中記丨探索內心深處的情感
金絲鐵線丨延禧宮領略哥窯天然之美
插畫展丨世界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碰撞
觀展丨「埃利亞松:道隱無名」特別互映:形隱·不離
清明上河圖3.0|情懷和故事換來觀展福利
觀展有感丨翟永明:新媒體賦予更多歷史細節
我有話說丨歪果仁看《清明上河圖3.0》
百多港生北京游學《清明上河圖3.0》
韓國 “行為藝術之父” 李健鏞:用邏輯哲學的方式來探討“身體繪畫”
2000后新新人VS1000后張擇端丨《清明上河圖3.0 》
新傾向:楊露子|影像與詩歌并行
靈性的回歸丨當詩人拿起畫板
看展丨徐冰大型個展「思想與方法」亮相北京
你確定你正經的吃過餃子?
思想無界丨超清8K視界 助力中華文化傳承(下)
思想無界丨超清8K視界 助力中華文化傳承(上)
中俄電影節丨俄式大片果然沒有“瑪麗蘇”
景泰藍丨絲路華彩之工匠傳承
看展丨王度 安曉彤雙人展「 山水」
崔永元:您一定不要錯過的歷史與文化
看展丨漫步星際 看藝術家趙旭的宇宙觀
美美與共 天下大同
鄉村里的“畢加索”:堅守英雄夢想 “蠢材”終成“天才”
重返深圳:鄉村畫家熊慶華躊躇滿志 渴望一鳴驚人
從畫家淪為流水線工人:鄉村“畢加索”如何守護英雄夢想
鄉村里的“畢加索”:繪畫全靠自學 作品被批“鬼畫符”
鄉村里的“畢加索”:沒錢買畫布 卻自成超現實藝術風格
“創庫”創始人葉永青:打造中國最早的藝術家聚集地
2018《尋夢》丨孟庭葦:記住我的歌聲 忘記我的名字
“候鳥”葉永青回歸故鄉:打造屬于自己的藝術工作室
雨中的你好美丨《清明上河圖3.0》
逾時不候|留住消逝的美好
看展丨隨16位藝術家一起 與異國陌生風景相遇
人工智能帶來的驚喜
踏雨丨清明上河圖3.0
諾獎得主力作《福地》登陸中國舞臺
港媒老記的穿越汴京之旅丨《清明上河圖3.0》
第15屆法國電影展開幕 黃曉明拉朵嫣任形象大使
從威尼斯到中國丨開啟中意電影新絲路
資訊丨王魯炎個展「對應的非對應性」
資訊丨井士劍《寓言》:一個有思想的藝術磁場
思想無界:超清8K視界 助力中華文化傳承
清明上河圖歌
林天苗個展《體·統》心靈與感官體驗之旅
尤哈·圖奧米寧:芬蘭教育的核心是自由和創造
紀念何香凝誕辰140周年:腕底煙云未等閑
從故宮出發 走向世界丨《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大片
看展丨貧窮藝術先驅 皮斯特萊托揮錘北京
百位藝術家詮釋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
動漫手稿丨一場童年回憶
西班牙語日丨嗨翻天的西語狂歡節
讓文明“化石”不再“自言自語”丨《清明上河圖3.0》
資訊丨朱青生:中國當代藝術年鑒是對中國的記錄
落魄球星綠茵場上的自我救贖丨《最后一球》預告片
俄羅斯世界杯如荼 俄高官北京力推人文往來
北服國際學院畢業嘉年華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北宋的城鎮化很拉轟丨《清明上河圖3.0》
時尚與藝術丨 VOGUE FILM開啟精神人文之旅
專訪丨呂澎:銀川當代美術館啟幕 定位中國伊斯蘭文化交流
看展丨第二屆銀川雙年展「從沙漠出發 - 邊界上的生態學」
高考VS科舉 穿越北宋看究竟丨《清明上河圖3.0》
資訊丨「陸上行舟」展覽關注水域環保
男孩蔡再次點燃《繪畫的精神》
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成立
包容與共進丨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成立
七戶優丨人偶眼中的現實世界
最小萌娃來看展丨《清明上河圖3.0》
清明上河圖3.0丨我有話說
畢業拍丨清華藝術生之市場初體驗
我有話說 ▏細節體現國寶文化魅力
我有話說 ▏展演再現古代繁榮和智慧
我有話說 ▏穿越時空來宋代
我有話說 ▏全新方式震撼體驗傳統文化
藝術遇科技 夢回汴京城丨《清明上河圖3.0》
大內行走丨《清明上河圖3.0》
“證悟者的寶藏”佛教文化藝術交流展開幕
展覽丨英國鬼才設計師Paul Smith大展登陸北京
李艾:數字技術吸引年輕觀眾走近國寶
策展人畢月:年輕一代成就新的接收方式
策展人門羅:全球化為藝術體驗增添意義
小貝空降蚌埠古風民居玩“蹴鞠”
馬未都:3.0用新科技表達偉大藝術瑰寶
馬未都:《清明上河圖》是宋代“紀錄片”
建筑師馬西莫:文化交流打開靈感出口
策展人喬納森:長城年代悠久 承載歷史
大使卡內羅:中國文化有助反思當今
北宋酒樓哪家強 上河圖里找孫羊丨《清明上河圖3.0》
第五屆國際藝術評論獎向全球征稿
畫室丨藝術家創作背后的真相
資訊丨蛇形美術館落地北京 劉家琨引而不發
觀后感丨劉謙:《清明上河圖3.0》規模大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美麗無處不在丨與「陌生風景」相遇
憶所丨波爾坦斯基《無人》《心》與《心之檔案》
大人才想要禮物 我們兒童這樣過六一
李堅:帶著音樂去旅行
北宋酒樓三月春丨《清明上河圖3.0》
西洋“樂瞰”紫禁城丨中西宮廷樂的百年邂逅
《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全球首展開啟
“閑散者”|一場任由他人好奇與懷疑的實驗展
跨界丨時尚攝影師康特「光之三」個展宣揚環保
專訪丨蘇新平:中央美術學院具有核心影響力
水墨藝博丨水墨到底有極還無極?
國寶圓夢丨《清明上河圖3.0》
古風工藝品顯文化底蘊丨《清明上河圖3.0》
我在故宮看展演 約嗎?
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
資訊丨香格納上海徐震個展「異形」
“井士劍個展:蝸牛的宇宙和戲謔的風景”開幕
李徑〡光大安石攜手鳳凰藝術打造跨界新物種
2022〡冬奧與北京相約
專訪丨周杰:愛演藝 愛看展 愛學習
專訪丨蘇芒:時尚令生活更美好 藝術亦然
專訪丨應青藍:藝覽北京多元融合 讓大眾體會藝術魅力
藝趣紫砂丨黃永玉:畫壺就像一次行為藝術
書中生物〡 比書籍更具故事性
鏈接全球領創新 推進包裝塑未來
首屆JINGART藝覽北京完美收官
“常玉—寄黑藏白醉粉紅”個展鮮為人知的故事
《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啟幕禮
專訪丨郎朗:藝術與音樂相通
劉長樂:用心描繪鮮活的《清明上河圖》
單霽翔:《清明上河圖3.0》最引人矚目的“超級連接”
《清明上河圖3.0》國際博物館日盛大開啟
專訪丨趙要「一萬平方米」覆蓋工體
錢月紅:本屆包裝創新高峰論壇突出了包裝創新
王軍:包裝創新在于滿足人與貨物間的關系
來吧!做畫中人丨《清明上河圖3.0》
資訊丨馬丁·博伊斯和陳秋林雙個展登陸成都A4
館長駕到丨《清明上河圖3.0》
與色彩互動〡 只為窺見更美妙世界
明月松間照 王中軍張涵予談「松」
“不朽軍團”游行丨英雄雖逝 靈魂不朽
資訊丨「入侵未來」科技藝術展帶你玩穿越
世界級藝術節丨大地藝術節2018越后妻有三年展北京啟幕
跨界丨王耀慶:藝術作品為人們提供思考契機
資訊丨榮宅藝術首展“羅馬 1950-1965”追憶經典
穿越攻略丨《清明上河圖3.0》
2018藝術北京真的是越辦越差了嗎?
「藝術成都」橫空出世 當代藝術第三城強勢回歸
2018超級大提琴 共饗無國界音樂盛宴
新書丨灰色的調色板:我在美院
與心靈對話丨走近歐洲藝術家安娜·高美
凱瑟琳·福特里埃:中摩需要交流分享更需要合作
何論東西:程昕東當代雕塑藝術作品收藏展
清明上河圖3.0 紙箱博物館神秘開啟啦!
“發明的精神:19世紀美國專利模型巡展”在清華大學啟動
最美的書《冷冰川》 與中外古籍話藝術綿延
藝術勾勒成人童話|愛麗絲奇境繽紛之旅中國首展開幕
張元:真實的故事才有趣
天壇獎丨繼續關注第八屆北影節入圍影片
天壇獎丨《紅海行動》入圍北影節主競賽單元
《明日早朝》丨在美術館里拍一部電影
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入圍影片搶先看
極簡電影藝術丨《清水里的刀子》首映
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紅毯星光熠熠
王家衛攜國際評委為北京國際電影節打Call
王家衛:好電影是精彩故事本身
舒淇丨性感女神即攜新作回歸熒屏
段奕宏:演員創造價值 評委發現價值
2018威雙丨穿越中國 構建共同體
曹俊藝術的前語言研究展在京開幕
孟京輝戲劇作品丨《愛在歇斯底里時》顛覆演繹莎翁經典劇
張伯駒捐贈文物亮相故宮
先睹為快丨《風林火山》殺青 幕后花絮曝光
收藏家聯展 作品呈現豐富
大融匯 | 鳳凰藝術與中國光大戰略合作再添新篇
繆曉春丨欲望虛擬世界中裂變
道隱無名丨科技感與美感的交織
資訊丨媒體科技串聯生活與藝術品味
資訊丨17家意大利博物館空降首博 重現文藝復興之光
逃跑的兔子丨陳曦新顛覆
靜謐享受丨民謠不插電之夜
邱志杰:提煉中國人精神生活的基因
情感與記憶交融丨藝術是保存時間火種的容器
《理查德·迪肯:新雕塑》上演金屬切割
李敖丨斗士已離去 愛恨終入土
《反向折疊》:震撼星際之旅
科技助力傳統 引領城市生活美學
香道丨有無之間 別是春
巨型垃圾桶探秘:垃圾也能辦藝展?
天空的一半——中國女藝術家作品展
中國文化用新的傳播渠道“走”世界
有無之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觀短片如飲酒 其甘甜勝啖白飯
當性感迷離的爵士遇見酣暢淋漓的搖滾
憑什么意大利是設計強國?去設計日討個說法
單霽翔:故宮“跑”給文物插上“翅膀“
劉長樂:將移動的《清明上河圖》傳播世界
王魯湘:這一親近 就穿越了千年
故宮鳳凰《清明上河圖》藝術展演發布會全程
春節特別推送:有鹽·人文生活篇
春節特別推送:合作篇
春節特別推送:一帶一路篇
春節特別推送:思想無界篇
《清明上河圖》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震撼發布
思想無界丨「雞飛狗跳」賀新春
正點播報丨故宮博物院:“喚醒”文物 文物“活起來”
喜迎新春丨泰禾鳳凰數字兒童樂園歡樂開園
19世紀的巴黎憑什么成了世界藝術中心?
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中國漆藝展開幕全程
斯大林格勒戰役75周年音樂會
朱哲琴打造跨時空聲音藝術互動體驗
心靈的對話丨走近著名歐洲藝術家安娜高美 下
尼格爾·羅爾夫行為藝術正當時
心靈的對話丨走近著名歐洲藝術家安娜高美 上
長城丨尼格爾·羅爾夫從灰燼中來
龔琳娜:研發教育法讓中國孩子愛上音樂
東方大美 中歐藝術家聯手之作
零距離接觸芬蘭教育丨我們到底哪里不一樣?
鳳凰領客與盧卡市長會面 助力中歐文化交流
文化自信國學助力 創跨界營銷新模式
追憶藝術創造和時代精神傳承者——袁運甫
《見者的書信》:約瑟夫X白南準
馬國湘榮膺2017中華文化人物
資訊丨陳冠?!敢粜g」個展北京亮相
思想無界丨瑞士日內瓦大漆藝術展全程精華
“達利作品全集”講座在北大舉行
正點新聞丨中國大漆展亮相歐洲助推中華文明
資訊丨鳳凰威獅國際大漆藝術展 新年亮相列支敦士登
資訊丨藝術教育培養孩童學習興趣
思想無界丨中國大漆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駕到
思想無界丨雪山腳下的神秘國度列支敦士登
思想無界丨鳳凰威獅國際大漆藝術展亮相列支敦士登
穿越絲路丨神秘的東方瓷器
重磅丨鳳凰威獅國際大漆藝術展列支敦士登啟幕
資訊丨喻紅虛擬現實新作《她曾經來過》開展
穿越絲路丨深藏在歐洲的東方秘密
一旦遇見丨Switzerland and China
一旦遇見丨face to face Switzerland and China
一旦遇見丨中瑞藝術家日內瓦共話匠心
一旦遇見丨當瑞士琺瑯遇見中國大漆
一旦遇見丨中瑞匠心共鳴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過年.藝術嘉年華」啟幕
為愛而來 給孩子一個有教有笑的新年
鳳凰藝術丨禮送從天降砸到你了嗎?
資訊丨上海國際創意城市設計創新論壇舉辦
圣誕即將來臨丨眾咖齊聚送祝福
安德烈·斯捷寧國際攝影比賽獲獎作品展在京開幕
精華丨「開軒覽物華」珠寶藝術精品展
有鹽故事丨你和宋朝藝文生活還差多遠?
大型公共藝術項目“鏡像”上海開幕
“N加1”模式助力文創資本融合
資訊丨錦繡它山 紀念張仃百年誕辰
「開軒覽物華」珠寶藝術精品呈現中華文化與匠心精神
一旦遇見丨中瑞藝術家論古今撞火花
一帶一路商貿與文化交流論壇在北京舉辦
安娜高美《心靈的外衣》落戶中國國家博物館
第三屆集美·阿爾勒攝影季在廈門拉開帷幕
文化定義著城市的未來
資訊丨蔡志松「天人之際」個展上海開幕
正點播報丨安娜高美雕塑永久落戶鳳凰中心
安娜高美雕塑藝術「絲綢之路」與鳳凰人永久分享
《心靈的外衣》落戶中國國家博物館
「心靈的外衣」安娜·高美
讓愛再續前緣:GraceChen《前緣》壓軸上海高定周
高名潞對話蘇新平丨「被儀式化的真實」
蘇新平丨“虛構與真實”的世界
蘇新平與他的“儀式”
江宏偉「鳥鳴四季」故宮紫禁書院開展
鳳凰威獅藝術中心落地福州 促文化藝術交流
ART021圓滿收官
西岸藝博會圓滿謝幕
全程精華丨2017首屆世界人文生活方式大會
資訊丨海絲為媒揚中國文化 鳳凰威獅國際藝術中心開館
資訊丨賀壽昌:人在旅途?藝無止境
資訊丨鳳凰·威獅國際藝術中心開館展掀轟動
蘇新平:被儀式化的真實
專題:「有鹽」打造都市美好生活
陳宏飛:消費升級與商業地產新趨勢
陳履生:美的發現與生活方式
趙英明:無界零售主導未來
胡海泉:生命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
資訊丨「神仙姐姐」尹峰:「有鹽」令職場女性找到心靈歸屬
資訊丨曾瀞漪:去你所需 想你所想 給生活加點「鹽」
圓桌論壇丨行業大佬暢談最in人文消費趨勢
品百年歷史?慶外灘盛世
資訊丨鳳凰有鹽生活方式聯盟北京啟動
與戈輝對話丨跨界者胡海泉心目中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許戈輝:從男人到女人 從無氧工作到有鹽生活
資訊丨2017世界人文生活方式大會鳳凰中心舉辦
有鹽生活方式聯盟開創跨界平臺
人文消費趨勢報告首發
人文消費將成社會主流
2017世界人文生活方式大會暨有鹽生活節將在鳳凰中心舉行
迪貝芬蘭早教中心亞洲首店盛大開幕
英國王儲傳統藝術學院:冀與中國加深合作
萊頓收藏荷蘭黃金時代名作展在滬開展
第四屆中法環境月在京閉幕
資訊丨探討中芬教育差異 謀求合作發展
張仃百年誕辰紀念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舉辦
迪貝芬蘭早教中心揭牌儀式在京舉行
資訊丨一帶一路促進老撾經濟特區開發
全程精華丨2017天鶴獎中國國際創新設計大展頒獎禮
資訊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文化之旅走進老撾
資訊丨第七屆天鶴獎原創設計大獎北京舉行
天鶴獎頒獎禮丨黃曉燕:鳳凰藝術致力于推動創新設計平臺
沈勤:靈魂的藝術永遠不會有時間限制
沈勤:在最淡的灰調子里區分控制
沈勤:我覺得自己是個前朝人
凈界沈勤 精彩片花
“何”緣“中國”——鳳凰聚旺助飛寶雞發展
看蔡國強「玩火」丨鄧文迪 張藝謀力推《天梯》
資訊丨李文儒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震撼丨天梯:蔡國強的藝術
回顧丨蔡國強國內首“炸”火藥陶瓷 破除匠氣燒出詩意
人物丨女兒眼中的蔡國強
資訊丨各國嘉賓齊聚歌詩達郵輪慶?!甘澜绾u.Family」嘉年華
彩繪詩人——瑞士琺瑯藝術家Anita
資訊丨第二屆公共藝術與城市設計國際高峰論壇啟動
「蔡國強:九級浪」個展開幕 白日焰火實況回顧
2017國際海島旅游大會舟山盛大開幕
2017國際海島旅游大會即將開幕
“空遠—沈勤的空間”展覽在上海舉辦
“德國藝術在中國”展覽總開幕式在京舉辦
「德國8:德國藝術在中國」總開幕式于北京太廟藝術館舉辦
訪禪終南——張肇達詩書展在上海舉辦
凌聽:凈界沈勤
故宮出版《冷冰川》榮膺美國出版印制最高榮譽班尼金獎
2017國際海島旅游大會官方視頻
“一帶一路”推動區域發展——寶雞市文聯談文化激活當地特色
“一帶一路”推動區域發展——寶雞市文廣局談增強文化自信
何香凝藝術名作展宣傳片
2017國際海島旅游大會新聞發布會北京召開
一帶一路推動區域發展 寶雞商務局談地方經濟文化走出去
一帶一路推動區域發展 寶雞文旅局談文化休閑旅游產業打造
「迪貝學院」開啟中芬兩國早教合作
資訊丨克勒門文化沙龍演繹上海之美
資訊丨「絲路使者」德化白瓷藝術展亮相國家博物館
吳小莉擔任時尚院長 用時尚方式傳播現代生活美學
資訊丨國際海島旅游大會閉幕式將注入郵輪元素
鳳凰領客引領人文新商業
朱青生回顧展《“滾!”在當下:朱青生作品1994-2004》
資訊丨喜馬拉雅美術館《移動靶》展覽開幕
有鹽約末丨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我和你?
中意文化交流面向未來 合作共贏
有鹽約末丨兩節課就能學會古琴版《笑傲江湖》,這個誘惑可以的!
威尼斯雙年展中國主題平行展全程紀錄
這兩座法國最美小鎮隱藏著畢加索最后的秘密
資訊丨吉蓮艾爾斯抽象畫展首登中國
資訊丨申曉國:將生命體悟融入藝術創作
Grace Chen2017潮汐初秋系列 讓高貴優雅融入日常生活
有鹽約末丨生活如此多嬌 張五毛憑什么做我的代表
資訊丨涂冉:用公益的形式關注孩子的美
達利親子鑒定丨薩維拉諾:開棺驗DNA須嚴格遵守國家規則和流程
威尼斯雙年展記憶與當代中國主題平行展成功舉辦
獨家專訪丨戴尚賢:藝術具有創造性 我熱愛收藏
認親門丨達利墳墓開棺采DNA 解私生女之謎
現場直擊丨達利開棺親子鑒定首場新聞發布會
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丨中國平行展《記憶與當代》
有鹽約末丨總有人忙著尋寶藏 卻誤了浮世驕陽 也錯過人間萬象
新任法國大使:以謙遜姿態促進中法文化交流
全程精華丨中瑞藝術沙龍助力中華傳統藝術走出去
資訊丨中瑞藝術沙龍連結兩國文化交流橋梁
專訪丨琺瑯彩繪創作微型畫作藝術大師 - 安妮塔
匠心獨具丨瑞士與中國的匠人工藝文化共鳴
朱青生導覽2016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之三
朱青生導覽2016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之二
朱青生導覽2016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之一
朱青生:《年鑒》是當代人類精神價值的體現
資訊丨「境像」展望個展亮相龍美術館
有鹽約末丨這個周末和小黃人一起壞得清新脫俗
重走大師之路丨紀念梁思成先生發現佛光寺80周年
音樂無界丨溫頓率林肯中心爵士樂團訪華 掀爵士樂風暴
資訊丨歐蘭切薩里音樂會意大利駐華大使館舉行
資訊丨李迪紀錄片《中華HB》北京首映
有鹽約末丨畢業的暑假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資訊丨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2016
資訊丨鳳凰LEJOY發布 開創兒童樂園新模式
鳳凰衛視旗下品牌LEJOY PARK盛大開幕
首屆北京藝術畢業季全國百校聯展在鳳凰中心舉辦
資訊丨 巴賓頓史密斯:「何尊」同時期西方藝術品賞析
資訊丨李苦禪118周年誕辰紀念
資訊丨基里科邂逅莫蘭迪
再現經典丨 聽于佩爾聲音演繹杜拉斯《情人》
有鹽約末丨愛做你的夢 愛和你一起過周末
吉尼斯世界紀錄丨千年樟木王 雕出世界最立體清明上河圖
人文關懷丨愛在安寧療護 內地姑息醫學的發展與探索
有鹽約末丨我想和你虛度時光!
資訊丨英國小提琴制作經典著作中文版首發
資訊丨《龐貝三日》中文版發布 穿越千年看龐貝古城生與死
資訊丨八位“杜尚獎”得主作品亮相紅磚美術館
資訊丨新隨瑞動:從時尚看創新與科技
有鹽約末 | 童心未泯:美好的事物仍然在你身邊
資訊丨韓國文化院院長韓在爀:藝術展促中韓兩國文化交流
重磅丨達利基金會與北大合作 助推中外藝術文化交流
全程精華丨“何”緣“中國”思想無界國際交流論壇
專訪丨陳相平:延續城市發展文脈 讓全世界了解觸摸寶雞文化
有鹽約末丨端午要來啦 粽子大戰一觸即發
資訊丨劉丹云:在「游于藝」中創作
資訊丨亦文亦書 余秋雨翰墨展北京開幕
正點新聞丨思想無界論壇聚焦寶雞青銅器文化
資訊丨攝影展推動人文傳播 促當地經濟發展
資訊丨豬子壽之:作品要重視互動式體驗
思想無界丨趙崗:為城市注入人文內容 推動寶雞文化走出去
有鹽約末丨突然心動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精華丨「一帶一路」鳳凰國際藝術嘉年華
資訊丨威尼斯雙年展 故宮文化走向世界
無有丨有無之間 將傳統融入當代生活
資訊丨中英藝術家齊聚福州 共繪巨型藝術裝置吸睛
專訪丨侯德?。汗惭b置藝術共通點「雜交優勢」
一帶一路丨中外藝術家創制 “大茶壺”落地福州
資訊丨一帶一路促民心相通 巨型藝術裝置大茶壺點亮福州
藝術唱響一帶一路丨鳳凰藝術與威獅國際合作傳承發揚福州海絲精神
專訪丨段岳衡:自然的門徒 頂禮造物的恩寵
天下被網羅丨一帶一路威獅國際鳳凰藝術嘉年華5.13福州盛大揭幕
榕城舉辦威獅國際鳳凰藝術嘉年華 為「一帶一路」添華彩
有鹽約末丨加入夏日大作戰 把自己從無聊中拯救出來
「融之榕城」落地福州 點亮海絲精神
冷冰川:我想忘記顏料 忘記流派與風格
專訪丨凝動音樂的演奏者 - 林銘述
有鹽約末丨也許夏天仍在觀望 但你要投入生活了
有鹽APP——當1001種生活放進你的口袋
萌奶奶天團Super M MAA 《生命萬歲Viva La Belle Vie》
專訪丨攝影家的視界 - 李濤
有鹽約末丨孤獨巡游者?不,這是一場猛獸的狂歡!
紀念吳祖光新鳳霞誕辰活動北京舉行
2017中法文化之春啟動 搖滾教父崔健助陣
朱澄:新國貨引領時尚潮流
白明:對陶瓷語境做突破性嘗試
陳文令:苦難可以轉變成當代藝術
有鹽約末丨再春困 人間四月天就結束
哈恩內夫肯斯:影像是闡釋意義的直觀藝術
潘公凱書畫展探尋中國文脈傳承變化
芬蘭迪貝學院早教項目中國啟動
有鹽約末丨是時候踏上有趣生活的發現之旅啦
《讀城》讓孩子以行走的方式認識世界
砥礪重生 “梅香—滕菲 ? 當代首飾展”開展
Grace Chen傳承海派時尚情境秀寶山上演
有鹽約末丨努力追尋值得熱愛的生活 你就是英雄
有鹽約末丨天色清且明 若歲月靜好便惜時享受
藝術與時尚跨界 中國國際時裝周新潮流
成龍再生藝術特展舉行 通過展覽讓更多人愛上環保
有鹽約末丨你和理想的生活 距離一個有趣的周末
大美東城新春油畫展 80位畫家作品風格各異
全程精華丨光大銀行電子銀行·鳳凰領客戰略合作發布會
金石財經丨藝術金融相遇「互聯網 」大眾投資現曙光
鳳凰衛視資訊丨光大攜手鳳凰領客創藝術金融新業態
鳳凰領客攜手光大 共創藝術金融新業態
專訪丨李杰:開發促融合 融合促發展
全球獨家限量《24節氣》讓中國傳統美學煥發新生機
鳳凰領客將攜手光大銀行 共創藝術金融新業態
有鹽周末約丨好奇心是時光機 帶你重返小時候
重磅推介丨法國文化藝術盛宴好戲連臺
奧斯卡提名動畫電影《西葫蘆的生活》瑞士使館展映
有鹽約末丨一期一會:美好的事物 當珍視之
藝展資訊丨沈遠「無墻」個展北京開幕
企業家齊聚致愛盛典 暢談時尚婚戀產業跨界合作
有鹽周末約丨現實生活往往比電影更戲劇化
大英博物館藏品國博展出 百件藏品代表人類歷史里程碑
鐘麗緹夫婦、王陽明夫婦暢談愛情保鮮秘訣
有鹽周末約|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
“它山之石--張仃誕辰一百周年紀念展”開幕
永恒的莎士比亞與湯顯祖
金星助陣法語活動節 多樣文藝活動掀法語熱潮
有鹽周末約|在這樣的城市里 追逐夢想是年輕人的正經事
陸軍準將Allfrey:將于2020年把愛丁堡軍樂節帶入中國
千年賽裝節隆重開啟 向世界演繹最美民族風
有鹽周末約|早知道你在燈火闌珊處 我才不會眾里尋他呢!
凌聽|季大純: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是「經典」
凌聽|季大純:從繪畫本身獲取靈感
凌聽|季大純:畫面中追求不一樣的感受
凌聽|從大純面前走過 精彩片花
凌聽|從大純面前走過
春節祝福|辭猴迎雞 拜大年啦
特別推薦|2017年全球藝術展手冊
有鹽推薦 周末去哪兒|為了與你重逢 我不會拒絕任何挑戰
福州熊貓「巴斯」賀37歲生日 獲全球最長壽記錄
盧浮宮百年館藏珍品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鳳凰藝術專訪瑞士聯邦主席洛伊特哈德
李大鈞:對于吳大羽的認知推廣任重道遠
思考自我突破 尋找新的發現
用纖維材料展現中國式審美
體味人生含辛茹苦
素心施慧精彩片花
素心施慧
有鹽推薦 周末去哪兒|不用懷疑 夢想永遠是讓人閃閃發亮的魔法
重磅展覽 粉絲福利|百年盧浮宮館藏珍品亮相國博
YIMASS獨立設計師品牌狂歡周 掀起時尚風向標
有鹽周末約|2017放開腳步探索這個世界
“天下一家*兒童新年音樂會’’在上海舉行
盤點| 2016跨界榜
盤點:2016年度藝術圈里最詳盡的大事回顧
盤點|2016年度友好人士篇
盤點| 2016有鹽藝趣榜
盤點| 2016爭議排行榜
灰娃七章新詩分享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眾咖齊聚送祝福
黃曉燕:人文體驗新商業 跨界升級發展
有鹽周末約|喜歡你和圣誕節 使荒蕪之冬充滿期待
2016中國古書畫鑒定修復與保護國際高峰論壇在京落幕
致敬灰娃新詩發布
李迪縱橫個展開幕
香港水墨市場的傳統“深水” 從“水墨藝博”逐漸流向當代
上海摩登年代的回眸:Grace Chen2017春夏高定沙龍精致上演
專訪|李迪:繪畫是我的生命
尋找代鹽人!下一個就是你!
叁拾年·沈勤個展預告片
有鹽周末約丨承認吧! “生活在別處”是很爛的借口
Grace Chen用時裝講述美麗世界的真情與夢幻
專訪|Grace Chen用時裝講述美麗世界的真情與夢幻
Grace Chen美麗的世界 2017春夏大秀發布全記錄
盛蓓蒂:跨界完美結合時尚和科技
Grace Chen2017春夏高定發布會在鳳凰中心完美落幕
鐘麗緹夫婦亮相北京鳳凰中心 為好友時裝秀造勢
陳野槐:用愛的眼光看到的世界就是美麗的世界
有鹽文藝約末|我在追尋的路上不回頭 想知道的不只是你的名字
2016“愛屋·及鄔”紀念鄔達克繪畫雕塑邀請展在上海開幕
冷冰川攜其最新個人作品集《冷冰川墨刻》舉行賞書簽售會
2016傅雷翻譯出版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藍天凈土·高原畫派”西藏題材創作工程展上海開幕
“藍天凈土·高原畫派”西藏題材創作工程展在劉海粟美術館開幕
【有鹽精選】感謝有你 證明我不是一座孤島
有鹽周末約|為了更好地奔向未來 有時候應該放慢腳步
鳳凰藝術專訪列支敦士登國家博物館館長
「明義江南」鳳凰中心藝術對話沙龍
專訪|蓬皮杜策展人:藝術家教會我們用新視角看世界
有鹽周末約|不論如何 要成先為更好的自己
晏托馬:將能量轉換創造成為藝術品的秘密
明義江南藝術對話沙龍在鳳凰中心舉行
人力綠能裝置展 用卡路里點亮古跡
道象·王冬齡書法藝術展在太廟開幕
“北京·現場”藝術家肖魯受傷持續完成作品《極地》
溫普林中國前衛藝術檔案之八零九零年代
第19屆西湖藝博會在杭州開幕
“上海藝術商圈藝蘊黃浦”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有鹽帶你提前為雙十一備禮物
毛焰:面對最高標準只能竭盡全力去接近
毛焰:對于作品我們解釋的太多
毛焰:不光是畫形體 要畫出身上的腥味
凌聽——畫室中的毛焰精彩片頭
凌聽——畫室中的毛焰
列支敦士登之夜綻放國博 中列共促文化藝術交流
王藝2016研究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五棵松新館開幕
第八屆傅雷翻譯出版獎揭曉初評結果
深秋時節 有鹽帶你探索色彩繽紛美好世界
2016上海高定周閉幕秀完美謝幕
中法企業如何應對環保挑戰
第一屆 北京現場 行為藝術節正式閉幕
蓬皮杜現代藝術大師展
雅克貝漢《地球四季》獻自然禮贊
第一屆公共藝術與城市設計國際高峰論壇
上海秋季時裝周
有鹽周末約|放棄作繭自縛 跟有鹽玩出新天地
姜吉安:“應物會影“在再現中思辨再現系統本身
中英文化交流正處黃金期 期待2017新成果
艾敬將在紐約馬樂伯畫廊辦個展
玩轉時尚|鳳凰藝術開創跨界合作新模式
藝術家崔如琢獲聘俄羅斯最高藝術機構榮譽頭銜
專訪瑞士聯邦副主席
中國駐俄大使館助力崔如琢藝術大展
全球男裝設計大賽盡展中國風魅力
酷炫多媒體光影裝置亮相故宮
曾梵志貫穿繪畫線索的神秘顏色 編號504
崔如琢藝術俄羅斯巡展 搭建中俄文化交流橋梁
中英藝術時尚盛典
孟飛:時尚與藝術的融合是1加1大于2
20160929【有鹽】醒醒??!有鹽喊你和秋風 國慶一起玩!(網站)
中英藝術美學論壇暨藝術時尚盛典在故宮舉行
多媒體光影裝置亮相中英時尚藝術盛典
大衛·馬奇:中國文化讓其他文化產生挫敗感
呂越:設計師應該用自己的語言體系來做設計
陸蓉之:希望看到藝術、時尚、設計全領域概念的實踐
白明:跨界是藝術家走入當代必然性的選擇
楊明義:吸收中英兩國優秀文化才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周立宸: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是海瀾之家的社會責任
鳳凰數字科技藝術總監楊帆揭秘中英藝術時尚盛典光科技的運用
徐累:中國文化是有向心力且有驚人的延續性
武學凱:中英兩國設計師對于同一主題認知截然不同
聽藝術家肖戈深度解析中英藝術時尚盛典藝術與科技元素
張文軒:評委看重選手是否能詮釋當今中國人的服裝設計
馬克·登喜路:當代文化融合的環境讓人興奮
馬昌:中英文化交流年是一個持續性的對話
林晏德:我用三維的思維去制作服裝
黃曉燕:中英文化交流年聚焦文化藝術,藝術與時尚跨界話題經久不衰
陳野槐:根基中國傳統文化并結合現代時尚是很好的碰撞
2016國際海島旅游大會順利閉幕
海闊憑瀾 開啟中英藝術與時尚跨界交流新篇章
goal blue為藍公益活動
GoalBlue為藍 為了藍天啟程
墻上的咖啡:愛是一杯咖啡的距離
【有鹽】周末有約
2016國際海島旅游大會在浙江舟山開幕
2016國際海島旅游大會盛大開幕
舟山喜迎四海嘉賓 2016國際海島旅游大會
2016國際海島旅游大會歡迎晚宴
2016國際海島旅游大會即將開幕
第三屆中法環境月 藝術文化激發環保意識
2016國際海島旅游大會祝福視頻
喬志兵:工作室是最能體驗藝術家氣質的地方
【有鹽】有鹽精選帶你好好享受生活
2016上海崇明生態島國際論壇開幕
“與造物游”于上海開幕
唐海龍:文創產品的作用在于讓人分享生態建設成果
玉衡藝術中心群展:與造物游
【華文大直播】故宮與鳳凰簽戰略合作協議 創新文化傳承
故宮博物院與鳳凰衛視集團戰略發布
【有鹽】靜享品質新生活
第12屆CIGE藝博開幕
在上海地鐵邂逅莎士比亞
吳昕毅:在上海地鐵邂逅莎士比亞
周朱光:上海裁縫精神支撐著上海時尚
上海自貿區程叢林作品展
【有鹽】文藝約末
最后一個雞蛋從內部破殼
【9劇場】徐昭宇:今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的主題偏重社會議題
設計改革:國際飯店與中國建筑
跟有鹽君一起嗨翻一起約
東妮花藝:花草間感悟生活美學
【金石財經】中國地產高速期已過 長實善沽香港物業
大唐春雅集:朱亦兵分享公益音樂理念
吾十小院:卡生的烏托邦小院
有鹽君帶你high翻周末
DDC黃昏黎明俱樂部:一切在這里發聲
龍美術館女性展覽
合美術館龐茂琨展覽開幕
專訪:愛丁堡軍樂節制作人阿爾弗瑞
跟著「有鹽君」玩轉周末
Cavalia舞馬:一場嘆為觀止的舞馬秀是如何誕生的
【有鹽】跟有鹽一起,歡樂一夏!
798誕生紀視頻專訪
2016國際海島旅游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張仃先生35周年紀念聚會:《長城萬里圖》彩錦繡壁畫展覽
黃軒擔任瑞士中國區旅游形象代言人
詩歌與繪畫的微妙呼應 變幻出奇妙張力
他是天生的審美的人 注定的畫家
何多苓:現實平庸不值得入畫
《荒原 多苓》精彩片花
凌聽-荒原何多
【有鹽】跟有鹽君玩出新高度
上海新天地動物來襲:呼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韓國雕塑家張伯淳個展開幕
美的顛覆:意大利當代藝術的洞見展
肖全:攝影只是手藝但有幸見證這一代
“BAGISM 包·當代”展覽在K11開幕
“蒂姆?伯頓異想世界”展在上海拉法耶藝術設計中心開幕
周末不孤單|有鹽帶你玩轉藝術世界
探秘梵高
創變者的聚會|曹啟泰「裂變自己」炸出一個「瓶」行宇宙
洛克外灘源
何云昌個展|辟谷72小時靜待「長生果」發芽
周末去哪兒|有鹽約你一起文藝過周末
搖滾藏獒上畫|鄭鈞:我又做了件「最不靠譜」的事 因為「熱愛」
精華版|開啟「邂逅梵高」全球巡展之旅 了解不朽畫家傳奇人生
裝置藝術|鳳凰獨家創制《記憶中的向日葵》
俄羅斯的心靈作品展北京開幕
史上最完整版鄭鈞演講全記錄 - 「穩定」在我這兒是最無趣的詞匯
紀念北伐戰爭90周年專題學會于北京召開
周末約 - 有鹽帶你玩轉品質新生活
鳳凰中心大師講堂 - 相信的力量論壇精粹
首屆舟山國際海島微電影節新聞發布會召開
關于展覽的展覽:90年代的當代藝術展示
中英劇院共促表演藝術行業人才培訓與發展
施力仁:因為犀牛,藝術道路不孤單
相信跨界的力量 - 梅子雯帶著明星做公益
于宇:用征信機構的影響力來宣傳建立誠信社會
微電影:相信的力量
鳳凰藝術思想無界之“相信的力量”論壇在鳳凰中心開幕
相信的力量 - 鄭鈞與他的跨界動畫電影
文藝生活找有鹽
藝術時尚領袖齊聚英倫 促進中英文化交流
藝術時尚領袖齊聚英倫 文化與藝術對話沙龍促中英交流
上海新天地:靜默喜劇
烏克蘭大使館慈善拍賣
吳小莉:鳳凰藝術是鳳凰衛視在垂直領域的嘗試
張江舟:用時尚手段展示經典藝術有助于藝術的普及
閆平:任何時候看到梵高的作品都讓我神往
徐琳琳:高清呈現方式逼真還原梵高所處時代
徐帆:“立體的”梵高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肖魯:到梵高的畫里去尋找人性的本真
劉紅平:展覽的互動性加深了對藝術家的拉近
李冬:梵高帶給近現代東西方繪畫藝術很多啟發
冷冰川:梵高藝術來源于生命又超越生命
金姬善:多媒體手段立體展現梵高一生
傅慶豊:梵高的精神一直在引導著我
伊恩·麥克萊恩:沒有最愛的作品 就像沒有最愛的人
伊恩·麥克萊恩:不是所有人都要讀莎士比亞
永遠的梵高
“甘道夫”助陣上海電影節啟動莎翁影史展映
鳳凰創制多媒體藝術裝置《記憶中的向日葵》
“邂逅梵高”全球巡回展在北京開幕
戎平娟:打造國際化要發揮舟山的旅游稟賦
“表演藝術新天地”登陸上?!靶绿斓亍? 演出 舞劇《幻茶謎經》
上海電影節:伊恩·麥克萊恩來華 開啟“莎翁影史”
陳皖山:藝術存在于人的大腦中,而不在技術手上
【央美畢業季】學藝術應該用什么姿勢
邂逅梵高 感受藝術大師的傳奇人生
佘維尤:文化藝術遺產可啟發未來
專訪法國嬌蘭全球總裁:中法文化交流促文化多樣性
“思忖”當代寫實油畫展覽在北京鑄造美術館開幕
與梵高親密接觸
【有鹽】周末文藝有約
邂逅梵高全球首演開幕式即將啟動
Particle Fever用8小時搭建的運動實驗場
長三角非遺尋訪之旅
畢加索在中國-畢加索邂逅齊白石藝術大展
非凡仕藝術空間舉辦林凡版畫展
梵高書信全球首發
首屆中法文化論壇舉辦 打造可持續性對話平臺
瑞士駐華大使戴尚賢:真正對我產生影響的是國際化的成長環境
音樂藝術家朱哲琴:我覺得我是一個使者
荷蘭駐華大使賈高博:沒有藝術,世界是黑白的
《凌聽-根性尚揚》好的視覺表達:當代的 中國的 個人的
《凌聽-根性尚揚》大風景 關注人和人的未來
《凌聽-根性尚揚》 把藝術本身作為一件重要的事情
《凌聽-根性尚揚》 精彩片花
凌聽-根性尚揚
2016藝術南京 開啟藝術品博覽會的1.5級市場
【有鹽8】有鹽邀您一起來!
520鳳凰中心VIP參觀:與古希臘之神的約會
呂澎:為什么要給張曉剛寫傳記
20160518資訊 昆曲《牡丹亭》“唱響”故宮
”新沂首屆少兒藝術嘉年華”新聞發布會
心跡刻痕 聞立鵬油畫藝術亮相中國美術館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再塑 線索 3
“紫禁書院”讓故宮走進人們生活
希臘藝術家艾福個展
【有鹽】周末約起來
2016國際海島游說明會吸引力強
中國-中東歐國家藝術合作論壇開幕
中國-中東歐國家藝術合作論壇-吳洪亮
中國-中東歐國家藝術合作論壇-馮雙白
中國-中東歐國家藝術合作論壇-范迪安
中國-中東歐國家藝術合作論壇-董寧
中國-中東歐國家藝術合作論壇-程昕東
泉空間 開啟 后知識分子 的語境思考
【有鹽】周末去哪兒?
首屆化石文化周活動在京開幕 展示別樣藝術魅力
中英文化交流年閉幕藝術慶典
繪畫與影視產業的跨界合作論壇
第11屆藝術北京博覽會于農展館盛大開幕
不朽的傳承 亮相中國美術館
江蘇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紫藤花開”校慶日系列活動
五一假期 有鹽文藝約假
鳳凰衛視20周年慶典巨獻安娜高美雕塑展
故宮藝談
單霽翔談故宮2016關鍵詞
華韡華的 蒼蠅帝國 伴你們一生一世
專訪:愛丁堡藝術節主席
“歲月履痕 報效桑梓”:肖峰 宋韌藝術展
班曉雪:用同一款式表達愛情的多樣性
肖峰宋韌夫婦藝術展揚州開幕
丁乙個展 再十示 在湖北美術館開幕
專訪:愛丁堡軍樂節制作人David Allfrey
「王子」離世 白宮樂壇緬懷
【有鹽】最懂你的有鹽 帶你玩耍帶你飛
設計師吉承:借“神獸”喚起人們保護環境和生態意識
故宮院長揭秘1億元捐贈怎么花
張肇達「在云間」油畫展開幕
陳聞:亦方亦圓 如何在繪畫中找設計靈感
游故宮不再擁擠 院長單霽翔談規劃
「紙上談兵」展現28位國內外藝術家獨特作品
京派海派華服完美結合 速滑女神助陣NE TIGER
2016上海高級定制周華麗開幕
【有鹽】你造嗎?北京的小伙伴周末都這么玩
20160413 張一非:非創造出來的“偶然”,可能就是完全的自然
中法文化之春再拉帷幕
每年只有三次展覽的美術館這次到底展了什么
另類生存-方力鈞手稿研究展 亮相合美術館
【有鹽】 有鹽邀你一起約末,約么?
崔如琢:中國夢的魂是中國文化
崔如琢:中國畫是自然與心靈的溝通
崔如琢:藝術不能重復
世紀風眠-林風眠畫傳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來來來 有鹽菌教你文藝約假
中國理想家將亮相第15屆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
心系四季:江宏偉精品展 于國家博物館開幕
蘇新平:鳳凰文化展具有很強的參與性
王藝:鳳凰文化展原創手繪很有紀念意義
張振堂:鳳凰衛視在海內外有極大影響力
朱軍:公共空間因藝術作品的存在有獨特味道
許戈輝:希望鳳凰藝術植根于人心 展翅高飛
孟廣美:北京公共藝術滲透到生活方方面面
江宏偉:藝術需要上升到文化永恒的境界
何亮亮:安娜高美雕塑震撼心靈
郭宇航:藝術應放下身段,走向大眾
崔如琢:鳳凰衛視推動中華民族文化傳播
秦占國:經典建筑與電視行業結合很有特點
陳姝婷:這是一場雕塑作品與建筑美學結合的創意策展
楊家強:鳳凰藝術拉近鳳凰與藝術的距離
肖魯:藝術、空間、雕塑它們是一體的
盧?。核囆g是生活的必備精神食糧
劉其筠:鼓勵媒體傳遞公共空間藝術觀念
凌鋒:公共藝術提升民眾審美力
【鳳凰衛視20周年】各界大咖祝福視頻第二彈
張永和:以“建筑之名”,讓生活與藝術相遇
【鳳凰衛視20周年】設計界大咖祝福視頻第一彈
肖魯:生命中的“偶然”可能更精彩
石大宇:“工匠精神”是設計師的信仰
程然個展“橙藍——進程中的電影”亮相喬空間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觀看世界就是塑造世界
黃永砅:“蛇杖Ⅲ:左開道岔”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
阿爾貝托·賈科梅蒂:人為什么要畫 要雕塑呢
我的左手-朱新建暨《朱新建全集》新書發布
世界之眼記錄的真實歷史 瑪格南大師展
第21屆法語活動節開幕 尚雯婕任宣傳大使
英國首位女性駐華大使力促性別平等
“做妳自己”:聽聽女神的心里話
中國法語活動節即將開啟 豐富活動傳遞文化多樣性
“弱勢”于歐盟駐華大使館開幕 促進中歐交流
猴年元宵 足不出滬 看“江南百工”
鳳凰藝術專訪莎士比亞環球劇院總裁
游走于不同的材質 創造深刻的靈魂
他是時間的沉思者
瓷 傳遞人文的精神力量
時間讀白精彩片花
《凌聽》第四集:白明——時間讀白
《名作之謎》(2):清明上河圖——傳世
中英文化交流年收官作品“融”創作全紀錄
藝術家們對泰晤士河畔的大茶壺做了什么?!
谷文達:以傳統天象反思后工業危機
“永恒的莎士比亞”項目在華啟動紀念莎翁逝世400周年
Pink:茶壺裝置傳遞著積極的正能量
Paris:即使是非常隨機的行為 也讓過程變得有趣
Nigel Rolfe:科學探索既存事實 藝術追尋虛無
John Court:我不將其看作結束 而是一個開始
朱哲琴:泰晤士河畔的“Tea Walk”彰顯“靜”文化
肖魯:希望用詩歌來融匯兩國的精神
奚建軍:百雙鞋子聚合到一起也稱之為“融”
冷冰川:我畫的麒麟暗示了一種包容和交流
艾默格林與德拉塞特首次個展“好博”
抽象藝術在中國:中國抽象藝術研究展
“棱鏡”袁元藝術展
彼得韋恩劉易斯和德里克·J·布朗雙個展
麒麟當代藝術中心行為藝術展“超越行動”
創新轉型鑄就夢想:2016川商北京論壇在京舉行
郝友“有驚無險”服務為藝術品保駕護航
中英交流年點睛之作曝光 大型藝術裝置“融”亮相英國
中英文化交流年-孫儷賀詞
頒獎儀式先導宣傳片-朱哲琴
頒獎儀式先導宣傳片-肖魯
頒獎儀式先導宣傳片-奚建軍
頒獎儀式先導宣傳片-盛齊
頒獎儀式先導宣傳片-繆曉春
頒獎儀式先導宣傳片-冷冰川
頒獎儀式先導宣傳片-pink
頒獎儀式先導宣傳片-Paris
頒獎儀式先導宣傳片-Nigel Rolfe
頒獎儀式先導宣傳片-Jhon Court
中英文化交流年舉行閉幕藝術沙龍
許江:智和美是留給后代的心靈關懷
鳳凰衛視承辦中英文化交流年閉幕藝術慶典
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閉幕藝術慶典宣傳片
中英文化交流年:讓藝術發光
英式下午茶 當代人求之可得的好時光
她是師承達利的藝術超人 用美拯救世界
片段4徐累書房的“成住壞空”
更吸引他的是圖像的思維關系和修辭關系
無法歸類的幻象 被物化的現實
累時光片花
凌聽累時光
中國古書畫鑒定大師劉九庵先生1995年臺北故宮講座
交融:這個世界正在聆聽一個新的茶故事
中瑞建交65周年收官 “關鍵鏈接”中瑞藝術展在京啟動
大同大張:我一生都在尋找敵人
《名作之謎》(1):清明上河圖——謎圖
朱彤:繪畫不存在絕對的死亡
“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2014”開幕
《 懂藝點兒》第八期:四大名瓷
《懂藝點兒》第七期:成化斗彩
《 懂藝點兒》第六期:元青花
《懂藝點兒》第五期:宋瓷(下)
《懂藝點兒》第四期:宋瓷(上)
第四屆三亞華宇青年獎
“大美水墨”:中國水墨國際話語權推廣項目
首屆“水墨藝博”獨家回顧:承擔水墨必要的學術整理
全方位透析首屆“水墨藝博”高品格畫廊之三
全方位透析首屆“水墨藝博”高品格畫廊之二
全方位透析首屆“水墨藝博”高品格畫廊之一
“水墨藝博“總監許劍龍專訪
“水墨藝博”現場 專訪王冬齡
“河山色染—繪出新中國”巡展:再現紅色經典
直播 “上世紀”主題研討:現代遺產的凝固與重構(下)
全球首個當代水墨藝術博覽會
直播:“上世紀”主題研討會:人民性與現代經驗(上)
政純會:集體主義是一種經歷和需要
長征空間群展:窺視秀
Particle Fever推出顛覆性運動單品
周紀文手把手教你建造一座“空中樓閣”
南京國際美展回顧
藝術澳門出新招“因地制宜”開啟都市藝術之旅
“上世紀”主題研討會在今日美術館舉辦
中歐建交40周年 英藍圣誕音樂會將歐洲音樂拉近觀眾
“云中滇歌系列展“在北京時代美術館隆重開幕
王魯湘:我們的傳統可以活在當代
思想無界大師講堂:藝術機構是健康社會之必需
博覽會后遺癥·關于ART021
許江:十二年鑄東方葵史詩
2015廈門國際時尚周 時尚藝術跨界閉幕
長谷川佑子以女性視角梳理龍美術館藏亞洲藝術
當時尚遇見藝術 一場華麗的新東方主義美學碰撞
春申墨客 周童耀的書法藝術
羅穎個展“詩運四維”:塑造“主人心意”的園林
冷冰川:我的作品內核是東方傳統和中國文化
亞運吉祥物盼盼原型“巴斯”成為中國最長壽活體大熊貓
85美術新潮獨家訪談:大時代·’85 30年 宣傳片
費爾南多·博特羅:藝術的世界充滿智性之美
中法友人集聚格拉斯小鎮為巴黎祈福
從時差開始開幕式花絮
“跨界大師·鬼才達利”于上海chiK11美術館開幕
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 展覽幕后放大觀
王璜生:我希望用作品去探討人類終極主題
微電影:一個短片告訴你藝術家之間是如何玩耍的
微電影:對話
“氣韻生動”展覽泉州開幕
巴塞爾亞洲總監訪談
范勃:我希望尋找現實主義的多義性
朱加:臨界的彌漫
陳履生:袁運甫個展激發公眾重燃公共藝術熱情
拉瑞斯·弗洛喬:構建亞洲當代藝術話語空間
鳳凰藝術大型原創訪談節目《凌聽》:江南有義
《凌聽》楊明義:害怕自己也陷入這俗世的漩渦
《凌聽》楊明義:發現周莊
《凌聽》楊明義:月光使畫家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凌聽》楊明義:水墨江南 生命最美的詩篇
鳳凰藝術大型原創訪談節目《凌聽》第二集:楊明義
星云大師專題演講:世紀回顧 真誠告白
法總統奧朗德透露中國參與大巴黎建設細節
青山周平 不拘一格的暖男造宅
雅克-雷米?吉雷爾德:打破固定模式 使動畫形成多元化
英國泰特攜手央美美術館 共同探討博物館進化生態
思想無界:中國經濟轉型關鍵是改變企業經營邏輯
展望個展“暫時什么都不是”亮相上海
佳士得上海秋拍四大專場 全新視角呈現中國當代藝術
上海戲劇學院創演舞蹈《紅》首登國家大劇院
鳳凰法蘭西藝術家駐地計劃促全球交流
白明:用今人的觀點重新詮釋最古老的藝術方式
迎接中國定制黃金時代
法國大使館零零:法國讓我們有更多自由創造
Lo?c Connanski:我希望能建立起中法文化交流橋梁
葉少蘭:不同國家的藝術相通無距
徐帆:“駐地計劃”讓創作不再是閉門造車
鳳凰藝術首席代表黃曉燕:藝術開始進入我們生活深處
譚平:彳亍與突破及作畫速度放慢有關
張愛玲《小團圓》手稿復刻出版研討會
王中:藝術化的生存方式是宜居最高境界
安娜·高美:我被中國人的謙虛和所感動
葉少蘭:不同國家的藝術相通無距離
鳳凰衛視資訊臺副臺長吳小莉:生活就是藝術
Lo?c Connanski:我永遠不會停止創作
鳳凰法蘭西藝術家駐地計劃開啟 促全球文化交流
習大大訪英必看視頻提前曝光
思想無界 大放藝彩
鳳凰藝術發起“鳳凰法蘭西藝術家駐地計劃”
穿過1.62M等高線 看昊美術館林天苗個展
直擊2015國際創意城市設計創新論壇
藤本壯介:想著未來建筑的可能性
龍美術館接力:讓表演藝術在美術館中永久展出
2015秋季上海高級定制周華麗綻放
陸蓉之以藝術家身份亮相CIGE BEIJING網站
東方廣場施力仁犀牛展掀藝術風潮
鳳凰藝術攜手格拉斯小鎮開啟藝術家駐地計劃
凱蘭帝視覺藝術大賽:尋覓藝術創客
黃永砅:將對宗教的研究置入新的語境
陳鴻志:創作過程帶出兒時的記憶
看“犀牛大展”登陸長安壹號
周雪:站在傳統的肩膀上畫出我的內心世界
迷宮:龐茂琨藝術中的視覺秩序與圖像生產
這個九月 我們與“藝術都市”一起文藝
張恩利依舊是那個張恩利
喬志兵:威廉·薩奈爾的作品從情感上打動了我
當代藝術的生態一瞥:15位藝術家的路徑與節點
photoshanghai掀起上海藝術周新高潮Ⅲ
photoshanghai掀起上海藝術周新高潮Ⅱ
photoshanghai掀起上海藝術周新高潮Ⅰ
“沖積”黃宇興十年沉淀
王藝:作品本身是自我價值及內心感受的表達
凌聽-冰川的密碼
冷冰川的世界:那七八年沒有床的日子
冷冰川:我從來沒有重復過 從來沒有商業過
冷冰川:探訪故鄉 詩心童心都在這里
冷冰川:冰川流逝了 我依然在這里
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點亮上海藝術周
明圓藝術館:實驗劇場三十年
朱哲琴:用音樂傳承民族文化
軒靈珠寶:追尋藝術的快樂化繭成蝶
徐累:對現代性的追求使我受益至今
刁德謙: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進行創作
三田村有純:我希望中國能產生新的民藝運動
森山大道:拍攝前期不做計劃
潘公凱作品展:道行之而成
拉美文學之夜:非虛構與新聞寫作的相似處
陳履生藝術展廣州開幕 多種藝術形式相融互通
時尚之夜:瑞士大使館變身時尚秀場
李津:無名者的生活
德國旅游局:德國 你值得去體驗的國家
德國旅游局:德國的傳統與習俗
中國電影資料館:《燃燒的影像》預告片
常青藤計劃:中國青年藝術家年展
第二屆南京國際美術展終評:當代藝術之終極脈動
何曦水墨作品展開幕: 置換解構下的血戰古人
有顏POP 以藝術之名 向生活致敬
《心境隨行》尚平君作品展
“邂逅梵高”細節再披露 梵高后人獨家講述幕后故事
英國萬萬沒想到之“紅巴士情結”
荷蘭大使:藝術給世界增添新維度
寇拉克里:有情緒強度的總體藝術
在虛擬與現實之間想象未來
米菲攜手熊貓大囍 共同助力中國兒童教育
“稀奇”:中國品牌首次入駐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
英國萬萬沒想到之“瘋狂購物街”
英國萬萬沒想到之“別樣下午茶“
魯明軍:“觸知區”反思現代生活方式
POP UP LADY— 葉蓉蓉
POP UP LADY—王歡
POP UP LADY—— 林海丹
POP UP LADY— 韓瑋
POP UP LADY— 陳姝婷
POP UP LADY— 鮑穎
“保護鯊魚”登陸國博 7分鐘視頻速覽精彩內容
歐洲王室都點贊 “保護鯊魚”5分鐘視頻速覽精彩內容
賈蓓:魔都設計師的那些事
以物造物:王郁洋個展“今夜我為何物”
保護鯊魚藝術巡回展:誰曾感到鯊魚的無助
V-Touch Fashion Show
馬爾丹: 觀念藝術家卡巴科夫及其他
邱春林:“青瓷傳承且看今朝”
康劍飛-廣州版畫漂流計劃
梵高體驗展中國首秀2016年登陸北京
雅痕集韻:展示創新版畫平臺
周思聰 盧沉《礦工圖》:水墨畫的“悲愴奏鳴曲”
舞劇《花生》在國家大劇院開演
去美術館”郊游“才是看蔡明亮電影的最好方式
朵云軒宣傳片
Pecha Kucha之夜—珠寶設計師孫捷談橙色創新
Pecha Kucha之夜—藝術收藏家林瀚談橙色創新
Pecha Kucha之夜—時尚設計師胡社光談橙色創新
Pecha Kucha之夜—平面設計師Céline Lamée談橙色創新
Pecha Kucha之夜—教練向明輝談橙色創新
Pecha Kucha之夜—建筑師Gustavo Maya談橙色創新
Pecha Kucha之夜—服裝專家Eva de laat談橙色創新
Pecha Kucha之夜—大學教授黃鶴談橙色創新
第三屆北京國際芭蕾舞暨編舞比賽宣傳片
5分鐘帶你速覽近期藝術展
“凌聽”:冰川的密碼片頭
“凌聽”:冷冰川的世界
冷冰川:我從來沒有重復過我從來沒有商業過
“凌聽”:“黑白世界”冷冰川作品欣賞
詩心童心都在這呢
王光樂:光陰的六色 理性的綻放
國家文化貿易研究平臺助力中國文化季登陸英國
英國開放日宣傳片
沈勤:做藝術不能重復自己 更不能重復別人
丘挺:作畫不分中西古今 只向往自由的狀態
江宏偉工筆花鳥《24節氣》
林于思:真誠可以燃燒掉一切
舞劇《生長》
實景視覺戲劇《龍》
上海時裝周視頻
釋大禪:一位都市禪行者的生命與藝術的對話
邱志杰:美術館最重要的是靈魂
“八五新潮美術”紀錄片研討會(下)
“八五新潮美術”紀錄片研討會(中)
“八五新潮美術”紀錄片研討會(上)
田松:考生高考寫古文是一種炫技
《孤寂的地平線:高名潞的70年代》開幕式全程
馬庫斯呂佩爾茨在華最大規模個展開幕
高名潞:在動蕩的70年代追求理想
高等藝術院校國際校長論壇直播(下)
高等藝術院校國際校長論壇直播 (上)
王棟棟:這是一次關于展覽本身的展覽
仲夏起舞“青春綻放” 曉星芭蕾預告片登場
黃漢明:藝術家應為觀眾呈現新的角度看生活
何翔宇:發現了一種新的繪畫方式
孫冬冬:當代藝術到了解決問題的時間
“本份”畢業展:從自我到社會的視野擴展
譚平:抽象藝術是最能自由表達的一種藝術 網站
鳳凰藝術獨家:“譚平:畫畫”個展開幕現場實況
譚平個人介紹
譚平作品導覽
鳳凰藝術帶你高分碾壓畢業季
抽象之美:譚平個展《畫畫》6月13日盛大直播
現場實況:肖魯行為藝術新作《開關》
《蔡國強 九級浪》個展開幕 白天焰火現場實況
傅申:乾隆《御筆盤山圖》代筆之謎
探秘赫斯維克工作室:感受英倫 創意無限
“重現的鏡子—宋陵回顧展:我的土壤還是在中國
冷冰川:黑白間的詩心童話
黑白之間——冷冰川的世界
冷冰川: 現在的創作更加東方和忠于心靈
原弓:墓穴的作用是“倉儲歷史”
南象北相山水畫展:任何藝術都要有自己的根基
侯瀚如:陳箴體現一代藝術家代表性的成就
英格寶公主:時尚是流動的 藝術是鮮活的
奧奎:盼公眾透過威雙理解藝術在全球時代作用
2015精彩荷蘭:分享文化的力量
尤納?弗萊德曼:建筑可以即興
名和晃平:藝術是為了擺脫資本變得更加自由
黑川雅之:美的極致是死亡
冷冰川:現在的創作更加東方和忠于心靈
田松:公眾如何看穿科學騙局
田松:環境污染或印證科學主義邏輯弊端的可能性
魯明軍:每一個藝術家背后有各種面向
卡德爾·阿圖:盼舞蹈化解隔閡 促進社區交融
藝術家自畫像:看 那就是我
曹斐分享威尼斯雙年展參展心得
康保羅:設計應朝著改善生活的方向發展
中國古詩詞《詩經·樂圖》套曲特輯
詩歌?。骸对娊?樂圖》
博弈論大師納什離世 美麗心靈終成普林斯頓的幽靈
保羅巴拉特:雙年展意在發現與研究問題
邱志杰:我們走向未來的方式是倒退著走向未來
小漢斯:我最關注中國年輕藝術家
小漢斯:Glissant的“群島”概念在21世紀值得重視
五月減肥季 鳳凰藝術給您搭把手
法國外長:最好的交流是通過交流產生創造力
陳履生:國內博物館設計不專業浪費空間
范迪安:中國8意在體現當代藝術的中國方式
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觀展指南(下)
董國強:誰都無法預測拍賣市場的未來
田松:人類通常按照機械自然觀看世界
田松:人類正面臨一場文明的轉折
馬未都:中國藏家應開闊眼界
蘇新平:在更大格局上重新審視師傳和模仿
朱哲琴聲音藝術大展實況(上)
鳳凰藝術獨家巨獻:紀錄片《此去經年》
鳳凰藝術帶你Duang Duang搞定“神考題”
畫布上的靈異事件:油畫 幽靈 木乃伊
畫布上的皇室:國王肖像里的“達芬奇密碼”
畫布上的皇室:揭秘英國皇家肖像畫制作內幕
魯小本:從攝影書中了解中國社會
中法文化之春:英藍音樂會
蘇新平:我的創作狀態有點像社會邊緣的民工
美食創意秀:給你一個吃遍天下的理由
鮑棟:從學院傳統中走向當代藝術是中國特有現象
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作品一網打盡
湯志義:漆畫是一門很慢的藝術
喻紅:繪畫未死 重要的是如何看待世界
鳳凰直擊 呈現一個真實的威尼斯中國館
譚盾:《女書》可以呼喚全世界女人和男人的感悟
獨家策劃:農民群體在中國現當代藝術中的位置
從歷史到未來:為什么威尼斯雙年展如此重要
20150512資訊 身臨其境!帶你漫步威尼斯雙年展主題館(網站)
唐昕:不應用國際成熟案例對比國內美術館
20150512資訊 安德里安:獲獎作品意在重建互信共同體
四中國藝術家參加威雙主題展 “鳳凰”震撼威尼斯
又見麒派:周信芳之子作品展亮相上海灘
程昕東:提高藝術價值認知判斷需各方整體推動
傅申央美講座:乾隆皇帝《御筆盤山圖》與唐岱
一組數據幫你看懂威尼斯雙年展
獨家:老婆!快來看威尼斯雙年展穿越神劇
鳳凰獨家:威尼斯雙年展首日視頻曝光
威尼斯雙年展歷史介紹——有關未來的一切
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觀展指南(上)
去偽存真:買家應研究藝術品的來龍去脈
秦艾:放棄直接批判 正視自己內心
原弓:使戲劇進入美術館 給自己一些困難
傅申清華講座:探究乾隆在書畫鑒藏史上的豐收年
廣州“執像”攝影展:讓當代窺見歷史
“藝術.羊”肖恩玩轉中國:主題大電影即將推出
《懂藝點兒》第三期: 瘋狂“喬粉兒”提香
藝術公益:讓每個流動兒童都有接受藝術教育的機會
沈勤陳琦作品展:身處時代變遷中服從內心召喚
鳳凰藝術獨家直播喻紅“平行世界”個展
威尼斯雙年展即將開幕:中國館跨界展現“民間未來”
喻紅作品導覽
搶先看!喻紅個展“平行世界”即將開幕
”平行世界“:不一樣的喻紅
奧斯卡獲獎導演:四年一劍 獲獎短片兩天拍完
鳳凰藝術創意秀:給你一個吃遍天下的理由
夏威夷電影節主席:北京國際電影節潛力巨大
止庵:欣賞大衛?霍克尼的藝術不要僅僅是看熱鬧
大衛霍克尼中央美術學院直播講座(完整版)
奧利維艾羅在華首展 結合理性自然 追求虛實相生
紀連彬:當代中國畫家要表現當代生活
徐震:作為天才很不好意思
黃沙漫天 看用灰塵做作品的藝術家
鄧鋒:價格不能衡定價值 市場卻能推廣藝術
大衛霍克尼“我的觀看”央美講座預告
林學明:抽象后再抽象 探索全新語言體系
李象群:實驗性教學允許99%的失敗 將空間留給學生
短篇小說再度風靡 英國小說家到訪中國
張峰:藝術走進大眾 價格是條件審美是關鍵
佛珠設計師:真正的藝術品絕不是重復的過程
方李莉:走向城市建筑是當代陶藝的新空間
徘徊于中西 趙剛個展追尋身份認同
倫佐·皮亞諾:建筑依靠長久的時光 如同森林山川
皮道堅:在全球化時代 創造有話語權的東方新藝術
何超瓊的澳門“進化論”:文化藝術澳門轉型風向標
何超瓊的澳門“進化論”:商界女強人 對澳門真情流露
何超瓊攜“八面靈龍” 開啟海上絲綢之路
何超瓊的澳門“進化論”:何超瓊的藝術人生
何超瓊的澳門“進化論”:港珠澳大橋聯結三地發展
何超瓊的澳門“進化論”:澳門轉型與科技同步
何超瓊的澳門“進化論”:澳門如何面對轉型挑戰
何超瓊的澳門“進化論”:澳門發展的軟實力
何超瓊的澳門“進化論”:望成藝術家“孵化器”
原弓香襲美術館:引公眾重溫成長“澀味”
肖魯孫少坤共同探討當代中國藝術的女性聲音
吳為山:藝術家應以作品來證明自己的文化價值
《懂藝點兒》第二期:文藝復興的美術家們
愚人節特輯:愛對了人 愚人節每天都過
王郁洋:實現精致化是中國設計師應努力方向
丁乙:設計師培養應避免洪水猛獸式介入
張永和曾力大玩跨界 國內藝術家鼎力相助
“設計上?!币笈?觀眾褒貶不一
《懂藝點兒》第一期:文藝復興那點事兒
鳳凰藝術特別呈現:《設計上?!匪儆[
中英文學劇場連線:《尤利西斯》造訪中國
黑暗中等待 陳傳興封存40年照片首面世
瞿廣慈:中國缺少有力品牌因設計系統不完善
威爾士國博負責人:英國應該向中國博物館學習
《懂一點兒》第一期:文藝復興那點事兒
國博新書發布 中英專家歷時十年完成
李振華:“光映現場”更多體現了我對“在地性”的思考
陳履生:國博禁用自拍桿望游客關注展覽價值
劉俐蘊:樸素就是力量
中英博物館交流對話 北宋流失珍寶將在故宮展出
藝術MV:李光耀《平凡之路》
藝術家圭多歷時六年創作影像作品《第十四號家》
“虛構”銀幕紀錄真實生活 東莞推動當代藝術實驗
蘇州“以神觀相”姬子個展開幕
江宏偉個展開幕:繼承傳統風貌融合西方技法
《江宏偉:不負花鳥》個展直播
江宏偉導覽(一)
江宏偉導覽(二)
江宏偉:畫家要感受時代的不同光線
揭秘:江宏偉的藝術歷程
江宏偉:吸收其他文化須在歷史中轉化
楊心廣:我選擇的是模糊的知覺
徐帆首開個展:借多啦A夢之眼反觀現實
曾宏個展:感受克制的個人經驗
田松:人有確定性才有安全感
GAMA:我是在用西方語言講東方故事
巴塞爾藝博會刷屏香江 面面俱到仍難調眾口
何浦林:好的藝博會有利于推介新藝術家
包一峰:香港的多元化造就了很多潛在收藏家
GAMA:我是在用西方的語言講東方故事
烏里·??耍航衲晗愀郯腿麪栕髌犯蚧?/a>
楊千:本屆巴塞爾過于保守 學術商業難平衡
喬志兵:今年巴塞爾亞洲藏家漸多
何超瓊:希望借藝術巴塞爾契機促港澳兩地文化轉型
王克平:我的作品不屬于中國當代藝術
趙趙:作品一定要表達問題
汪建偉:捍衛真實工作的價值是藝術家的政治
胡湖:藝博會讓藝術交易重心開始傾斜
楊茂源:“他們來香港”是對文化交融的表達
楊千:巴塞爾過于保守 學術商業難平衡
徐龍森:巴塞爾呈現了一種多元的文化形式
余德耀:希望在巴塞爾看到更多亞洲元素
鳳凰藝術獨家報道:香港巴塞爾現場“快看”
顧長衛藝術作品亮相香港巴塞爾:圓了我的一個夢
曾梵志“盧浮宮計劃”開幕 《自由引導人民》變身北京
繆曉春新個展開幕:探索數字化時代的藝術新可能
繆曉春個展作品《博弈》導覽
繆曉春個展作品《異己》導覽
繆曉春個展作品《安全》導覽
繆曉春個展作品《較量》導覽
繆曉春個展作品《公敵》導覽
楊茂源:藝術是開放的并不存在缺失
鳳凰藝術3月12日獨家直播:繆曉春《另存為》個展
繆曉春:從多媒體到畫布的“另存為”方式
王萌:給藝術批評一個空間是關注者應努力的方向
杜曦云:互聯網的普及或將重啟中國的藝術
田松:我們正面臨一個文明的轉折短片頭
田松:人類通常按照機械自然觀看世界短片頭
田松:堅持分享環境數據讓人人關注污染
朱昱走出“尸骸”陰霾 逃離過去用繪畫療傷
穿中國衣的英國羊——獨家專訪“小羊肖恩”形象設計師
柴靜對霧霾的調查是央視離職人員對國人的貢獻
田松:柴靜紀錄片滲透了一個母親對于環境問題的擔當
田松:柴靜紀錄片符合生態女性主義的理論
田松:柴靜對霧霾的調查是央視離職人員對國人的貢獻
英國文化大臣:移動設備與創意內容將成“最強組合”
威廉王子為小羊“點睛” :開啟中英文化交流年
英倫文藝席卷中國:首個“中英文化交流年”精彩發聲
20150210資訊 馮業英:國畫應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創新
“愉室悅心·丹云家展”速寫
劉丹云:畫展的目的是陶冶性情讓家庭更和諧
李惠:我偏愛油畫豐富的色彩
馮葉英:國畫應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創新
范迪安:傳統文化的當代轉換可避免符號影子化
劉全勝:與其他書畫愛好者的交流很有幫助
劉全勝:家人互相評畫共同促進提高
劉全勝:“感恩忐忑激勵”可以概括我的心情
劉丹云:有夢想就要JUST DO IT
劉丹云:老師對我的繪畫影響很大
李惠:愿意學畫多大年齡都不嫌晚
鳳凰藝術2014年度巨獻:紀錄片《此去經年》
“因為有你”鳳凰藝術宣傳片
2015文化藝術主打年:中英文化交流年火熱來襲
法國總理:中法兩國迎來最大交流機遇
法國總理訪華:中法兩國迎來最大交流機遇
哈佛中國行:探索中國當代藝術的多樣性
謝曉冬:學術繁榮是國家進步的標志與市場的基礎
邱志杰:“暫住證”是整個中國藝術的一種狀態
趙露:中國藝術的未來在于對新東方美學的闡釋
崔如琢:內地美術教育全面西化 國畫不受重視
高鵬:在美術教育中鼓勵學生堅持很坑人
王春辰:美術教育存在滯后 創新是個人選擇
黃篤:文化認同與經濟發展是吸引藝術家歸國主因
吳承祖:我最想改變中國當代藝術對細節的關注
三亞藝術季:走進潮汐之間的中國當代藝術
王春辰:美育存滯后 創新是個人選擇
三亞藝術季:展現最年輕的中國當代藝術
朱哲琴聲音藝術大展實況(下)
葉建勛:收藏的樂趣在于欣賞作品背后的人文故事
杭春曉:藏家可以嘗試購買挑戰認知邊界的藏品
董國強:投資與喜歡 藏家應該兩者應兼顧
周穎:關于當代水墨我們做錯了一件事
黨震:水墨藝術如何轉型當代是普遍思考
藏家黃新發:當代水墨不具備古人基本功和良好心態
藏家叢無為:當代水墨不成熟但很有生命力
三亞藝術季:構建年輕化的中國當代藝術生態系統
震撼人心的藝術:人臉3D投影偷天換日堪比易容術
天價年畫收藏秘籍曝光:家家都能值萬貫
張培力:走不出個人經驗的年輕藝術家是很危險的
徐累:優越的外部條件對年輕藝術家同樣是考驗
田霏宇:多元化讓中國青年藝術家與世界并行
呂勝中:青年藝術家的不完整與瑕疵尤為珍貴
盧征遠:當代藝術顛覆所有包括自身
張樂華:我們這代接受信息快 但也要有使命感責任感
王海洋:藝術作品的魅力在于其不確定性
劉潤之:想為大家做示范 做藝術不必糾結
劉國強:不要人為固化“當代”的概念
賈宏宇:創作中個人生活方式比“當代性”“事件性’重要
黃學斌:我的作品形象來自于媒體敘事
胡慶泰:刻意追求“創作”是一個死局
龔旭:不想把自己貼上“藝術家”標簽
楊俊嶺:創作應該是多樣性不斷探索的一個狀態
陳陳陳:藝術把我的工作和生活都串聯在一起
蘇新平邱志杰《1:1計劃系列》首展
《自由耕種》(厲檳源作品)
《習作Exercises》(厲檳源作品)
《我和我外公外婆》(葉甫納作品)
《魯濱遜漂流記》(林科作品)
《街上的北斗-雙屏拼合》(廖文峰作品)
《格式工廠有一盞燈永遠不熄滅》(蔡凱作品)
《發生》 展覽效果演示(吳超作品)
《Star-Travel 2013》(林科作品)
《ONE MILLION》(關尚智作品)
《ms lonely_2011》(裴麗作品)
孫冬冬:非物化藝術家應獲得更多的展覽機會
李峰:藝術展覽應面向社會現狀而非歌功頌德
付曉東:年輕藝術家應珍視被發現的機會
戴卓群:當代藝術的發展定義華宇青年獎的氣質
鮑棟:當代年輕藝術家的個體差異大于年齡差異
皮力:商業化不利于年輕藝術家創作風格的延續
蘇典娜:我們想展示藝術家的邊緣化狀態
《夜晚,被期待的光》(楊峻嶺作品)
《消失的映像》(黃彥作品)
靳尚誼:藝術創作個性是自然流露 不必刻意強調
詹建?。何幕瘍r值應百花齊放 作者自身追求更重要
藝術電商O2O兼顧商業與學術 表現值得期待
《Family alburms -Fu han st.》(葉甫納作品)
《Family alburms -Feng》(葉甫納作品)
天價雞缸杯百元仿制品熱銷:劉益謙看好藝術衍生品市場
高鵬:一味鼓勵學生堅持會坑了很多人
胡為一:年輕藝術家的藝術脈絡更為多元化
吳超:多樣性的研究方式形成了我的藝術作品
何浦林:建立影像市場需要對作品進行認真監管
鄭勝天:許江的葵花是對中國歷史的描繪
詹建?。涸S江的藝術作品給人以精神的震撼
王璜生:許江的藝術作品中存在對抗的力量
汪家明:東方葵是一代人特殊經歷的真實寫照
范迪安:許江的葵是對自己人生經歷的表達
《東風葵》許江藝術展:永不褪色的葵園
葉少蘭:有扎實才有果實 京劇沒有捷徑可走
2013年三亞藝術季宣傳片
張云峰:年輕藝術家應廣泛接觸各種形式的藝術
張彬彬:觀眾可以有很多的想法去想我的作品
區志航:我希望不僅讓作品有力量也同社會發生關系
李心沫:行為藝術是其他藝術形式無法代替的
段英梅:我得到了行為藝術的答案
肖魯:藝術是人解脫和自救的方式
肖魯:我真實的感受會直接告訴你
卡特琳.施維約:博物館正在變成可生活的區域
尼翁市長:一個兩萬人小鎮如何成長為歐洲音樂圣地
張恩利:進入歐美一線畫廊并不意味著作品賣的好
回顧“85新潮”:對中國藝術界影響深遠的藝術運動
肖魯《開關》將于12月7日現身廣州國際行為藝術節
鳳凰衛視將發布時尚指數白皮書
弗蘭克:藝術不是關于做出美的東西而是讓作品有意義
肖恩·斯庫利:藝術以你無法看見的方式改變著世界
霍米巴巴:對上雙而言分享思想比全球化更重要
汪國新:大師引領全民參與 用藝術弘揚真善美
安塞姆弗蘭克:藝術找回了人們生活中失去的樂趣
ART021展會觀察:在藝術與商業中尋找平衡
栗憲庭:一個文化的成長需要把它放在開放的背景里
姚舜熙:藝術是表達當代符號痕跡的作品
展望:我們過分相信觀念而缺少物化的表達
劉鼎:來自九十年代的思想仍對當下有影響
周安曼:藝術可以有各種詮釋的方式
王子月:希望通過作品讓生活在底層的人獲得更多關注
劉瀟:“社會工廠”主題既有現代性又有歷史意義
李旭:策展人弗蘭克至少做到了我想要的百分之八十
李秀勤:《觸像》作品背后的故事
龔彥:上海雙年展更多是對中國的一種解讀
高世強:介紹作品《日全食》創作起源
馮原:觀念藝術是一個編碼與解碼的過程
施力仁:吸收多元文化融古塑今
《隨遇而安》之張永和
《隨遇而安》之張恩利
《隨遇而安》之王郁洋
《隨遇而安》之托比亞什
《隨遇而安》之林天苗
《隨遇而安》之林明弘
《隨遇而安》之陳文波
《隨遇而安》
《時間門》
何亮亮:高倉健電影《追捕》影響中國人審美觀念
楊勁松﹠邱志杰雙個展:無常是常,萬物有靈
梁銓金石雙個展:繪事后素
呂靜靜:我們希望藝術家有多元化的呈現
應青藍:民眾對藝術博覽會有強烈需求
周穎:當代水墨應放在當代語境下思考
周曉雯:希望中國藏家可收藏到西方當代藝術佳作
周大維:藝術收藏商業不可或缺
許宇:攝影在收藏領域的比例越來越大
夏季風:要以自己的趣味來影響市場
胡介鳴:《殘影》是對我記憶的綜合創作
包一峰:ART021定位立足上海放眼國際
馮朝輝:中國畫追求技道合一
楊黎明:用抽象繪畫探索無形的世界
盛崴:版畫讓普通人也有機會享受藝術原作
隈研吾:藝術是連接過去與現代的媒介
巴塞爾藝術總監:中國新一代藏家特點鮮明 崛起迅速
向陽:從時尚的角度看藝術 增加了觀眾的參與感
九九變法:百歲畫家激發繪畫藝術新思維
王一川:在藝術分賞的條件下尋求藝術共賞
曹慶暉:我們現在的工作是在還債
Marcel Feil:攝影博物館的教育功能變得越來越重要
易象:南北畫派共同碰撞 探國畫發展新路徑
譚平:“抽象”一詞割斷了觀眾和作品之間的距離
韋尼·瑪斯:藝術能夠傳遞規劃設計理念
新媒體藝術探險:GPS定位下的行走繪畫
黃永砅:我反對為作品給出明確的解讀
吳長江:期待版畫界有更多精神含量的投入
蔡志松:藝術創作是以個性的步伐走共性的道路
漢斯·德·沃爾夫:中西方對藝術的態度逐漸接近
余?。核囆g家的本質就在于創新
一淳:了解時代的需要動漫產業才能發展起來
法國外長:國際學校是國家文化輻射的重要途徑
邱志杰:雜食現實是一個進程中的文明
李云迪:希望創新古典音樂 喚起年輕人共鳴
張祿杰:中國畫家應沉淀下來潛心作畫
國博陳履生:私人美術館應得到社會支持
陳安達:希望打造西岸有特色的文化藝術品產業鏈
周曉雯:畫廊有必要向社會推介青年藝術家
余德耀:當代藝術仍需要時間讓民眾關注
張恩利:藝術沒有欣賞途徑談何發展
丁乙:博覽會眾多說明上海對藝術服務意識
張丁元:從某種程度講我們在經歷第二次文藝復興
英國駐華大使吳思田:藝術定義了人類本質
向陽花綻放中國國家博物館
雷諾阿玄孫.伊曼紐爾:希望參與中國藝術的發展進程
汪健偉:把一切討論兌現為行為是教育功利化的表現
崔岫聞:探知生命內在的可能性是藝術家必備的能力
皮力:相對其它博覽會很精致
喬志兵:優秀藝術家的作品會越來越難買到
《東方葵》許江藝術展9月28日在國家博物館盛大開幕
周穎:眾多國際知名畫廊和作品是一大看點
張鼎:相信作品中帶有的能量
楊丹鳳:當代藝術中國人應該制定自己的標準
王薇:觀賞藝術的前提下還可以收藏
勞倫斯何浦林:要給觀眾更多的機會看到藝術作品
黃燎原:參展畫廊規格高陣容整齊
龔明光:展覽的國際性很強
爾冬強:這樣的平臺是提供給世界的
《東方葵》許江藝術展:9月28日國家博物館盛大開幕
許江:殘破與堅強是我這一代人的特征
Floating B﹠W Pink
西岸,從工業時代到藝術時代
阮大仁:拍賣已走向大眾化 是中產階級的行業
霍春陽:追求價值時要明確何為價值
董國強:投資與喜歡 兩者應兼顧
高士明:今天的時代是人的感受力衰微的時代
阿福:公共藝術是城市精神的表達
安東尼·迪卡洛:這一代的中國人能夠接受當代藝術
潘公凱:藝術的目的不是創意 而是精神的升華
朱哲琴:挑戰未知 用聲音而非音樂構筑展覽
朱哲琴聲音藝術跨界大展
朱哲琴聲音藝術展特輯
大膽創意VS詭異材質 另類藝術品畫面太美不敢看
鳳凰藝術全媒體上線 吳小莉分享藝術心得
藝術公益時尚跨界:發現隱藏心底的藝術之美
藏家:移動拍賣是開啟藝術品消費市場的最好方式
鳳凰再出發:鳳凰藝術全媒體官網隆重上線
廖國核:做藝術是為了滿足自己無所謂迎合市場
徐悰:繪畫本身是不需要解釋
王上:我想發掘藝術家日常生活和哲學的關系
史國威:藝術家要有其他的謀生方式
史蒂芬·杉普萊納:手機攝影也是藝術
紅毯花絮:藝術大師眼中的“藝術與科技”
陸蓉之:從偉大到萌 圖像文化的演化史
徐冰解析創作作品 暢談創造力從哪來
凌子訪談:藝術中的“新與舊”
邱志杰:我在創作谷歌地圖時代的中國山水畫
TED創始人中國行 講述心路歷程
吳小莉:掌握新工具新概念打造全新媒體
陳丹青:其實我缺乏創新能力
鳳凰藝術全線發力打造高端藝術欄目
鳳凰藝術全媒體打造藝術媒體新生態
《蔡國強:九級浪》個展開幕 白天焰火現場實況
《蔡國強:九級浪》個展開幕:白天焰火現場實況
Hihey事件 藝術家與電商的羅生門
李博個展:追求現場包圍感
蔡國強九級浪個展主要作品先睹為快
蔡國強與蔡文悠:爸爸與女兒的故事
謝蓉:跨界藝術是這個時代的必然趨勢
榮榮:中國的攝影家沒有“家”
楊洋:我選擇的藝術家要有堅持的態度
栗憲庭:消費時代媒體要有立場
宋陵:中國的藝術環境更有激情
蔡國強火藥草圖《沒有我們的外灘》爆破直擊
微信大爆炸 藝術品微拍炸出新商機?
蔡國強火藥草圖新作預爆破現場搶先看
探班:男孩蔡與孩子們的奇幻藝術漂流
張敢:對美術學院的指責源于對藝術教育的無知
蔡國強國內首“炸”火藥陶瓷 破除匠氣燒出詩意
徐累:80后藝術家兩極分化嚴重
蔡國強:藝術家不是解決社會問題而是反映問題
探班:蔡國強“蔡寶寶”互動忙 仿真嬰兒嚇呆工人
獨家探秘:《九級浪》布展前夕 蔡國強夜探場地
龔彥:藝術家像一面鏡子反應我們所處的環境
獨家觀察:民間“雙年展”的身份之謎
蔡國強解析《撞墻》:寓意狼的團結與集體主義
新聞人物:蔡國強用傳統火藥創造當代藝術奇景
“戾場” 到立場:青年藝術家不該成為“事件”明星
中外兒童主題系列攝影展:中國孩子壓力過大
足尖上的藝術:舞動世界杯
張亞東等12位藝術家跨界玩lomo:探索更多創作可能
看東西方藝術家如何穿越時空“謎途”
李洪波:“匠氣”非貶義 匠人同樣具有人文性
高鵬:藝術應增加觀眾互動可能性
穆益林:不要強迫西方藝術圈去接納中國畫
漢內斯·施密德:社交媒體藝術可連接世界
旅美畫家王偉中:我經常夢里回到蘇州
賈蘊博:我們年輕人要有自己的節操
杰夫昆斯:為了喚起童年時光
陳界仁:暴力表達激發人們對現實的渴望
李象群:藝術道路找不到方向最可怕
對話龍瑞張江舟:發展需貼近文脈表達當代
黨震:藝術家要冷眼旁觀這個時代
汪建偉:純粹的藝術不需要語言表達
張尕:新媒體藝術為反思時代提供可能性
郭曉彥:中國當代藝術創作普遍表面化景觀化
高士明:中國藝術家并不拿現實社會當回事兒
邱志杰:做更加中國式的當代藝術
曹新林: 創作環境金錢化遏制藝術家發展
董國強:藏家收藏量級改變引發行業轉向
朱哲琴:缺乏對傳統的理解是現代人文化盲點
尹吉男:沒有專業知識就沒有發言權
朱軍:繪畫業余或專業并不重要
費大為:中國當代藝術被過度包裝
收藏家:千百年的水墨才剛剛開始
春拍觀察:藏富二代出戰拍賣會
嘉德李艷鋒:先鋒藝術是哲學的反思
王中:內地城市建設抹滅文化應被釘上恥辱柱
20140519資訊 獨家對話嚴培明:自畫像的時代反思
2013-07-11臺北故宮 云山深處之富春山居
2013-09-02鳳凰大視野 花火—中國當代藝術30年(一)
2013-09-03鳳凰大視野 花火—中國當代藝術30年(二)
2013-09-04鳳凰大視野 花火—中國當代藝術30年(三)